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全体疫情防控工作者不分昼夜,严防死守。而在每一份我们都能阅读到的疫情通报的背后,却有一群隐形的“逆行者”。他们追溯传染源、追踪行动轨迹、排查密接者……时时刻刻都在与病毒赛跑,他们的工作关乎是否能够准确“掐死”病毒传播途径,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他们就是疫情防控的“侦查兵”——流调组成员。
11月4日凌晨1点,记者跟随流调组队员前县往集中隔离点,感受细节、体会感动,通过镜头让更多人近距离认识这些平凡英雄。
在集中隔离地未污染区,他们戴上N95口罩、工作帽、护目镜,再穿上一次性连体防护服,套上鞋套,戴上防护面罩,开始了流调工作。
他们虽不像医护人员一样直面病患,但流调工作千头万绪,很多时候都需要他们像侦探办案一样,深入最容易受到感染的第一现场,根据获取的信息形成初步流调报告。
大量数据的分析比对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手段和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支撑,与隔离人员交流的问题虽然简单,但各个环节却不能有丝毫遗漏,行踪要能相互印证。在持续数个小时的流调中,所有队员都精神高度集中,生怕错过一个细节而导致前功尽弃。工作过程中他们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脑子要动、手里还要记录,经常会因缺氧而觉得马上就要晕倒,而工作中的棘手不单单只是这些。流调小组的李海梅告诉记者,他们最担心的是隔离人员因恐慌而遗漏掉重要的信息和线索,常常需要反复与隔离人员的家人、朋友交流,有时还需要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从而获取最全面、可靠的信息。如果在此期间被隔离人员回忆起任何细节,也可能通过电话进行补充告知,一般来说,完成一份流调报告单单电话沟通就可能达数十次之多。
除了分毫不差的准确,流调工作还要求及时。第一时间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调、信息分析和溯源,用侦察兵的敏锐和排雷兵的细致全面掌握其信息,以便尽早采取医学观察和隔离等措施,阻断疫情的传播。连续十多天,这些流调队员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奔赴各地开展工作。
凌晨3:40在返回的车上,流调队员紧绷的弦得以放松,倒在靠背上睡着了。这只是无数次流调中最最普通的一次。自本轮疫情暴发以来,这些流调队员舍小家、为大家,为了追根溯源,不舍昼夜,废寝忘食,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破案”,为全县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真正担当起了群众健康“守门人”的责任。
记者 王振江/李雪平/朵国良